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让我们把经文互相比较一下”

“让我们把经文互相比较一下”

在一列开往纽约市的火车上,一个男子看见车厢的地板上有一份传单,传单指出人死后就不存在。这个男子本身是个牧师,他觉得十分好奇,于是开始细读这份传单。传单的内容叫他十分惊讶,因为他一直认为人死后还以某种形式存在。他不知道传单的作者是谁,但觉得当中的论据很合理,也有圣经根据,很值得再仔细研究。

事情发生于1837年,牧师的名字是乔治·斯托尔斯。那一年,达尔文开始把自己对于物种起源的见解写下来,这些见解形成了后来的进化论。那个年代,世人仍普遍笃信宗教,相信上帝。许多人都阅读圣经,并视这部经典为权威。

斯托尔斯稍后获悉,传单的作者是亨利·格鲁,他住在宾夕法尼亚州费拉德尔菲亚市。格鲁深信“用圣经来解释圣经是最好的”。格鲁和那些跟他志同道合的朋友,都渴望按照圣经的教诲而生活。他们为此热切研究圣经,结果辨明了一些宝贵的圣经真理。

读过格鲁的传单后,斯托尔斯仔细考查圣经,看看圣经的主张,并跟其他牧师一起讨论人死后会不会以其他形式继续生存。经过五年的认真研究,他决定把自己新近发现的圣经真理公诸于世。起初,斯托尔斯只打算在1842年某个星期日发表一个布道演讲,但后来觉得有必要多发表几个演讲,才能充分地讲解这个课题。最后,他总共发表了六个演讲,并把所有演讲内容辑集成书,取名《传道演讲六则》。各教会的错误教义大大羞辱上帝。为了拨开错误教义的“云雾”,斯托尔斯把不同的经文互相比较,好使宝贵的真理重见天日。

圣经说人死后会怎样?

圣经说,耶稣忠贞的受膏门徒会获得奖赏,变成不死的灵体。(哥林多前书15:50-56)斯托尔斯推论,既然不死的特性是给忠心的人的奖赏,恶人理当没有这种特性。他没有妄自揣测,而是尝试从圣经中找出答案。他研究过马太福音10:28和以西结书18:4,并作出结论:人死后就不存在了。 *整部圣经的不同经节一经比较,真理就变得显然易见。斯托尔斯说:“假如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正确,那么许多被现时的流行主张弄得隐晦不明的经文,都变得清楚易懂,充满意义,振奋人心了。”

但是,像犹大书7节一类的经文又怎样解释呢?经文说:“此外,所多玛、蛾摩拉和周围的城镇也像他们一样肆意行淫,耽于变态的肉欲,就受永火的刑罚,成了我们的鉴戒。”读了这节经文,有些人以为所多玛和蛾摩拉的居民被消灭之后,就永远受烈火折磨。关于这点,斯托尔斯说:“让我们把经文互相比较一下。”然后,他引用彼得后书2:5,6,经文说:“上帝也毫不留情,惩罚了古代的世界,降下洪水,淹没不敬虔的人类世界,却保护了传讲正义的挪亚一家八口。上帝又定了所多玛和蛾摩拉的罪,使这两座城化为灰烬,作为先例,表明不敬虔的人将来有什么遭遇。”不错,所多玛、蛾摩拉和城中的居民都被消灭了,全都化成灰烬,永远不再存在。

斯托尔斯这样解释:“彼得的话可以帮助我们明白犹大书这节经文的含意。我们把两段经文互相对照,就会清楚看出,上帝怎样向罪人表达他的愤怒。……古代的世界所多玛和蛾摩拉所遭受的刑罚,永远成为世人的鉴戒或对世人的警告,直到世界的终结。”因此,犹大的意思是,毁灭所多玛和蛾摩拉的烈火会永永远远影响世人。他一点没有暗示人死后还以某种形式存在。

斯托尔斯不会只引用那些支持自己看法的经文,也会留意每节经文的上下文,以及圣经对于有关问题的整体思想。如果有些经文看来相互抵触,他就会查考其他经文,尝试找出合理的解释。

罗素的研经方法

有一个年轻人叫查尔斯·泰兹·罗素,常常跟乔治·斯托尔斯来往。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罗素成立了一个圣经研究班。1876年,他发表第一篇探讨圣经题材的文章,文章刊载于斯托尔斯主编的期刊《圣经考查者》中。罗素曾表示,一些比他更早开始研究圣经的人,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后来,作为《锡安的守望台》的编辑,罗素很感激斯托尔斯通过言语和书信给了他不少帮助。

罗素在18岁时成立了一个圣经研究班,他们采用了一个特别的研经方法。谈到这个方法,跟罗素一起研究圣经的麦克米伦说:“有人会提出一个问题,让大家一起讨论。他们会查阅所有相关的经文,然后加以协调。取得一致的结论后,他们就把结论记录下来。”

罗素深信,整部圣经所传达的信息必定是首尾一贯的,也肯定跟圣经的作者耶和华上帝的特质和谐一致。他认为,如果圣经里有任何部分难以明白,就应该用其他经文加以澄清和解释。

有圣经根据的研经方法

事实上,第一个用圣经解释圣经的人并不是罗素,也不是斯托尔斯或格鲁,而是创立基督教的耶稣基督。耶稣常常引用好些经文去澄清书卷上某一段话的真正含意。例如,当法利赛派指责他的门徒在安息日采摘麦穗时,他就复述撒母耳记上21:6的记载,说明应该怎样应用安息日的条例。法利赛派十分熟悉这个关于大卫和随从吃陈设饼的记载。耶稣接着指出,根据律法的规定,只有亚伦家系的祭司才可以吃陈设饼。(出埃及记29:32,33;利未记24:9)然而,大卫却得到允准,可以吃陈设饼。耶稣的论据十分有力,他最后还引用何西阿书的一节经文作总结,说:“‘我要的是慈悲,不是祭牲。’要是你们明白这句话的含意,就不会把无罪的人定罪了。”(马太福音12:1-8)耶稣基督把不同的经文互相比较,帮助人对圣经获得确切的理解,为我们树立了极佳的榜样。

耶稣的门徒仿效基督,用圣经解释圣经。使徒保罗教导帖撒罗尼迦人时,“根据圣经跟他们推理,一面解释,一面引经证明 基督必须受难,从死里复活”。(使徒行传17:2,3)在上帝启示之下,保罗写了不少书信。在这些书信里,他也用圣经解释圣经。例如,他在写给希伯来基督徒的信中,引用了一节又一节的经文,证明律法只是将来美好安排的影子。(希伯来书10:1-18

由此可见,用圣经解释圣经是基督教的解经方式,19世纪和20世纪初诚恳钻研圣经的人,不过是把这种方式恢复过来而已。《守望台》杂志一直沿用这种传统的解经方法。(帖撒罗尼迦后书2:15)耶和华见证人分析经文的时候,同样采用这个做法。

要分析上下文

我们如果对圣经某节经文有疑问,可以怎样效法耶稣和他的忠心门徒呢?首先,要考虑那节经文的上下文。上下文怎样有助于理解有关经文的意思?让我们读读马太福音16:28,以耶稣的话做例子说明一下。经文记载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人,有的还没有尝到死的滋味,就一定会看见人子在他的王国里来临。”有些人觉得耶稣的预言落空了,因为上帝的王国在天上建立时,亲耳听见这些话的门徒已经全部死去。论到这节经文,一本圣经评注《诠释者圣经》(英语)甚至说:“预言并没有应验,因此后来的基督徒觉得有必要把耶稣的话视为一个比喻。”

可是,我们只要考虑这节经文的上下文,以及马可和路加所作的相关记载,就可以明白耶稣的话的真正含意。马太记录了耶稣的预言之后,接着记下什么事情呢?他写道:“六天以后,耶稣带着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领他们几个人上了一座高山。耶稣在他们面前改变形貌”。(马太福音17:1,2)至于马可和路加,他们也把耶稣谈到王国的同一个预言,跟他改变形貌的事相提并论。(马可福音9:1-8;路加福音9:27-36)由此可见,耶稣通过改变形貌,在荣耀中显现,向三个使徒展示他将要带着王权来临。彼得的话可以证实这一点。他谈及自己目睹耶稣改变形貌的经历时,也说这件事关系到“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力量和临在”。(彼得后书1:16-18

你也让圣经去解释圣经吗?

要是你考虑过上下文之后,仍然不明白某节经文的意思,那该怎么办?你可以把那节经文跟其他经文互相比较,同时留意圣经对于有关问题的整体观点,这样做应该会有帮助。在这方面,《圣经新世界译本》会是你的好帮手。现在这个译本的全书或部分经卷共有57个语言版本。在大多数语言版本中,每页的中栏都有一连串的参考经文,而在《圣经新世界译本详注本》(英语)里,更有超过12万5000节参考经文。这项参考工具的前言说:“我们仔细查阅参考经文,细读经文的脚注,就会看出圣经的66卷书全都互相呼应,和谐一致,证明所有经卷都同属于一部由上帝启示的著作。”

让我们说明一下怎样运用参考经文去明白一节经文。就拿一段关于亚伯兰(后来称为亚伯拉罕)的记载做例子吧。请先想想这个问题:究竟是谁带领亚伯兰一家离开吾珥的呢?创世记11:31说:“他拉带着儿子亚伯兰、孙子罗得(就是哈兰的儿子)、媳妇撒莱(就是儿子亚伯兰的妻子),一同离开迦勒底的吾珥,往迦南地去。他们到了哈兰,就在那里住下来。”单是阅读这节经文,我们可能会认为带领全家远迁的是亚伯兰的父亲他拉。《新世界译本》在这里提供了11节参考经文,最后一节是使徒行传7:2,经文记录了1世纪司提反向犹太同胞所说的话:“我们的祖先亚伯拉罕 在美索不达米亚,还没有 移居哈兰的时候,荣耀的上帝向他显现,对他说:‘你要离开家乡、亲属,到我要指示你的地去。’”(使徒行传7:2,3)司提反会不会有错,把亚伯兰离开 哈兰说成“还没有移居哈兰”呢?既然他的话是上帝启示的话语的一部分,所以不会有错。(创世记12:1-3

那么,为什么创世记11:31说“他拉带着儿子亚伯兰”和其他家人离开吾珥呢?那时候,他拉仍是这个家族的族长,而他也同意跟亚伯兰一起离开,因此圣经说是他拉带领家人前往哈兰。我们把两节经文加以比较和协调,就可以明白事情的真相:亚伯兰恭敬地说服他父亲听从上帝的吩咐,全家一起离开吾珥。

我们阅读圣经时,要同时考虑上下文和圣经的整体思想。圣经这样劝勉基督徒,说:“我们所领受的,不是世界的灵,而是上帝所赐的灵,好让我们能认识上帝施恩赐给了我们的事。我们也讲这些事,不是用人的智慧所教导的话语,而是凭着圣灵所教导的话语,把属灵的事和属灵的话语结合起来。”(哥林多前书2:11-13)我们必须恳求耶和华帮助我们明白他的话语,也要通过阅读上下文和查考相关的经文,“把属灵的事和属灵的话语结合起来”。愿我们继续通过研读上帝的话语,搜寻宝贵的圣经真理。

[脚注]

^ 7段 关于人死后的情况,详见《辨明圣经的真理》第6章,耶和华见证人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