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伯利茲

伯利茲

伯利茲

尤卡坦半島上有一個熱帶小國,像一顆寶石,鑲嵌在墨西哥、危地馬拉和加勒比海之間的土地上。這個小國以前叫英屬洪都拉斯,這裡匯集了不同的文化、宗教、語言、習俗和美食。

伯利茲的人口大約有30萬,跟中美洲的其他國家比較,人口不算稠密。這裡青蔥茂密的熱帶叢林,是各種美麗飛鳥和引人入勝的動物,例如出沒無常的美洲豹的棲息地。在這裡,你可以找到不少古代的馬雅遺址,還有高高的棕櫚樹。一道道奔騰而下的瀑布點綴著巍峨的山嶺。伯利茲的地勢獨特,境內洞穴處處,其中一些洞穴是由蜿蜒曲折的河道連貫起來的。沿著整個海岸線的巴里爾礁,長滿令人目不暇給的珊瑚,還有大大小小的沙礁。沙礁是一些低地島,島上布滿了白色的沙灘和椰子樹。

早期的歷史

伯利茲的早期居民是從南美洲移居這裡的阿拉瓦克人和加勒比人。在歐洲人抵達這個所謂的新世界之前的多個世紀,人們認為伯利茲是馬雅文明的中心,到處都是宏偉的廟宇和祭典中心。

早期的歐洲人設法使伯利茲成為殖民地,不過這些事並沒有詳盡的文字記錄。人們只知道西班牙人曾試圖征服馬雅,卻被挫敗。1638年,一批英國海盜在伯利茲的沿岸聚居。到了17世紀中葉,一些以砍伐洋蘇木為生的人在當地定居下來,洋蘇木的一些成分可以用來製造染料。

英國人從非洲直接把奴隸運進伯利茲,又從牙買加和美國的人口販賣市場買下奴隸,運到這裡來砍伐洋蘇木和桃花心木。雖然在伯利茲伐木的奴隸不像美洲其他地方那樣,常常被督工鞭打,但他們的生活環境都很惡劣,也不時受到虐待。許多奴隸反抗,自殺,或逃到伯利茲一些不受政府管制的地區居住。1862年,伯利茲宣布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後來在1981年獨立。 *

真理的種子扎根

最初抵達伯利茲的耶和華見證人(當時稱為萬國聖經研究者)是詹姆斯·戈登。他於1918年在牙買加受浸。詹姆斯個子小、談吐溫和,1923年他離開牙買加到伯利茲定居。他住在一個叫邦巴的偏遠馬雅村落,在這裡結婚和生兒育女。雖然詹姆斯住的地方離基督徒弟兄很遠,但他常常向朋友和鄰人傳講好消息。

王國的好消息怎樣在這個英國殖民地廣傳開去?1931年,一個五十七八歲、身材矮小的美國婦人費莉達·約翰遜開始在中美洲的一些地方傳道。她獨自上路,有時候騎馬到加勒比海沿岸的城鎮、村落和香蕉園傳道。

1933年,費莉達抵達伯利茲城後,在比克斯太太家裡租了一個小房間。每天早上,比克斯太太聽到費莉達出去之前,都朗讀聖經和唱詩歌。費莉達的熱心是有目共睹的。熱帶地方的居民習慣下午休息,但費莉達會繼續向人傳道。費莉達在伯利茲逗留了6個月,其間,她引起了一個牙買加裔麵包師對真理的興趣,這個麵包師叫塔德尤斯·霍奇森。雖然費莉達集中在伯利茲城傳道,她也探訪鄉村地區。由於這緣故,她遇到住在邦巴的詹姆斯·戈登。由於費莉達熱心行善,其他信徒有機會彼此熟悉,不久他們就舉行聚會。

幫助更多人認識真理

那時候,通訊十分困難。雖然詹姆斯和塔德尤斯在不同地區傳道,他們卻保持聯繫。早在1934年,塔德尤斯寫信給布魯克林的世界總部,請求總部給他一部播音機和一些預先錄下的聖經演講。

每逢星期六晚上,塔德尤斯在最高法院前面的一個小公園裡播放聖經演講,這個公園曾用作駐軍的操練場地,人們都叫這裡做「戰場」。後來在公園裡發生的一件事,使這個地方變成戰場一樣。這邊廂塔德尤斯在播放盧述福弟兄的演講,那邊廂救世軍的樂隊在演奏,還有一個隆隆作響的大鼓。打鼓的人叫博蒙特·博曼。不久,博蒙特響應王國的信息,並且加入了塔德尤斯的「陣營」。博蒙特說:「我很感謝耶和華上帝,讓我放下那個戰鼓。」

另一個傳道的好地方是繆爾帕爾克的露天市場。那裡有個停放騾車的地方。人們用這些騾車在城裡運載貨物。塔德尤斯個子高,一身棕色皮膚,樣子英俊,演講活潑生動,人們不時可以聽到他在停放騾車的地方發表演講。儘管伯利茲的假基督教對當地愛好聖經的人操有很大影響,那裡仍有不少誠心正意的人響應好消息。例如來自牙買加的詹姆斯·海厄特和阿瑟·蘭德爾,他們都接受了真理。

在伯利茲城北部,塔德尤斯開始在自己的麵包店裡舉行聚會。為了騰出空間,他要把櫃台移到一旁,然後放些木板在椅子上,充當長凳。在伯利茲城南部,聚會則在喬拉·布朗的家裡舉行。此外,諾拉·法亞德記得自己還是個小孩的時候,所屬地區的幾個耶和華見證人常常在阿蒂爾·蘭德爾家的院子裡舉行聚會,阿蒂爾的家就在諾拉家的隔壁。

熱心傳道產生良好成果

許多早期見證人都有個明顯的特點,他們都堅持不懈地傳道。例如,詹姆斯(詹斯)·詹金斯,雖然失明卻扶著杖,走遍整個伯利茲城。莫莉·蒂耶說,她在兩個街區以外,也能聽到詹姆斯在市集傳道!別人也記得詹姆斯在聚會時非常留心地聽,他扶著杖坐在椅子上,身體稍微傾前,仔細地聽每一句話。他能夠背誦許多經文,並在傳道時使用。

邦巴一帶村莊的人都認識詹姆斯·戈登,詹姆斯遇到誰就向誰傳道。他一手拿著用桃花心木造的小箱子,箱裡盛了一些書刊;另一隻手就拿著播音機。每個星期日,天還沒亮,他划著圓木挖成的獨木舟到河的上游,然後整天在地區裡走許多公里的路。到了傍晚,人們就會看見他拖著疲乏的身軀,在夕陽殘照下,踏上歸途。晚餐之後,詹姆斯還跟他6個孩子研讀聖經,直至他累得連書也拿不起來。

那時候,詹姆斯的妻子還不是耶和華見證人。有一天,詹姆斯不在家,他妻子把他大部分的聖經書刊燒掉。詹姆斯回家知道了這件事,就用冷靜而堅定的口吻說,「以後別再這樣做!」幾個兒女很欣賞爸爸的自制能力,因為他們知道媽媽的行徑令爸爸多麼難受。

受耶和華的靈所吸引

一個星期天的早上,詹姆斯向德琳·萊特伯恩傳道,德琳是個虔誠的聖公會教徒,接受了一本《上帝的豎琴》(英語)。可是,德琳完全聽不到這個聲音柔弱的人所說的話,但又很想知道他說的是什麼。後來,她到伯利茲城,在姨母阿方斯娜·羅巴奧家裡住了一段時間。一天,有一個男子來到門前,要求進入她們的院子裡。

德琳告訴她的姨母:「這個人的樣子真像那個把《上帝的豎琴》給我的人。」

原來,這個不是詹姆斯·戈登,而是詹姆斯·海厄特。他播放聖經演講給這兩個女子聽,又分發了一本《上帝的豎琴》給阿方斯娜。雖然阿方斯娜和妹妹奧克塔貝爾·弗勞爾斯熱衷政治,她們卻一直在尋找真理。阿方斯娜在那天聽到的事讓她不禁對奧克塔貝爾說:「有一個人來談及上帝的王國,我想這就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的真理!」奧克塔貝爾決定,下次那個人回來的時候,她一定要在家。後來,三個女子:阿方斯娜、奧克塔貝爾和德琳都接受了真理,並在1941年受浸。

阿方斯娜和奧克塔貝爾的媽媽不久前去世,她們的妹妹埃米貝爾·艾倫禱告,求上帝讓她死去,然後到天堂跟媽媽團聚。於是,奧克塔貝爾請埃米貝爾去聽一個演講「死者在哪裡?」。埃米貝爾聆聽了這個演講之後,就沒有停止參加聚會。

德琳的女兒奧爾珈·奈特說:「這些人只是讀了組織的出版物和參加聚會,就受到耶和華的靈所吸引。他們對學到的真理大感振奮,不久就把學到的告訴別人。」

例如,奧爾珈的爸爸赫爾曼·萊特伯恩在留院期間看了《兒童》(英語)一書,之後就接受了真理。他對學到的知識非常雀躍,於是租了一輛貨車,每個星期五都載幾個傳道員到附近的村莊傳道。赫爾曼在布萊克克里克的郊區有個農場,他在這一帶作了徹底的見證。

奧爾珈回憶說:「爸爸媽媽在伯利茲河沿岸的地區傳道,晚上人們提著燈籠來學習聖經。我們在農場度假的時候,每天早上我和爸媽,還有姨婆埃米貝爾和她的女兒莫莉·蒂耶,我們騎爸爸的馬,一個跟著一個的,沿著小徑,走到一個叫彎樹的地方。在那裡馬兒吃草,我們就跟那些對聖經感興趣的人研讀聖經。結果,有些家庭接受了真理。」

伯利茲城沿岸是加勒比海。1941年,第一批新傳道員就在伯利茲城的海邊受浸。當中包括喬治·朗斯沃思,喬治受浸後立即做先驅,直到1967年他87歲去世為止。喬治大部分時間都在內陸地區,騎著馬往來城鎮和村落,不斷開拓新的傳道地區。喬治在傳道工作上堅持不懈,經常參加聚會,他的榜樣尤其能鼓勵新人。耶和華大大任用這些熱心的忠僕,吸引許多誠心正意的人歸附他的組織。

第一批海外傳道員抵達

1945年10月5日,基列聖經學校第1屆畢業生埃爾默·伊里希和查爾斯·海恩抵達伯利茲。他們抵達的前一天,一個颶風吹襲伯利茲城以南160公里(100英里)的地方。從機場到市區一段16公里(10英里)的路遭水淹,兩個海外傳道員於是乘坐大型軍車到市區。塔德尤斯·霍奇森在門前水淹的地方,放了一些水泥磚和木箱,讓兩個海外傳道員抵達時不致弄濕雙腳。

伯利茲的弟兄熱切期待第一批海外傳道員抵達。詹姆斯·戈登、萊昂·雷克納和拉斐爾·梅迪納不惜從伯利茲北部,前往伯利茲城迎接這些新海外傳道員。當日要走這麼遠的路一點也不容易!拉斐爾的孫子伊斯梅爾·梅迪納說:「那時候,伯利茲北部和伯利茲城之間沒有公路連貫,只有一些騾車走過留下的凹痕,沿途沒有人家,所以到了晚上,雖然有蛇出沒,他們也只好睡在路旁。他們三個人跟海外傳道員會面,接獲指示和拿到書刊之後,就跟著原路回去。這段路他們要走好幾天!」

在繆爾帕爾克,弟兄用很特別的方式將海外傳道員介紹給公眾認識。詹姆斯·海厄特在演講的起頭嚴厲譴責教士鼓吹錯誤的道理,他的話觸怒了一些旁觀者,他們對詹姆斯破口大罵。詹姆斯在演講結束前,突然指著兩個新海外傳道員,說:「我現在把這兩個人交給你們!」這兩個海外傳道員就是這樣介紹了給公眾認識!

無可置疑,早期的弟兄深愛耶和華和聖經真理,而且對錯誤宗教的主張深惡痛絕。明顯地,海外傳道員有許多寶貴的經驗可以跟他們分享,幫助他們成為有效的傳道員。

兩個海外傳道員在伯利茲城展開傳道工作,當地的人口約有2萬6700人。伯利茲城是建在用土石填高的地面上,海拔只有0.3米(1英尺),而且排水設施欠佳。此外,當地的氣候炎熱而潮濕。城裡的住宅沒有供水系統,差不多每家每戶的院子裡都有一個大木桶,用來收集雨水。有時候雨勢極大,造成不少破壞。例如在1931年,一場颶風把伯利茲城摧毀,導致2000多人罹難。

雖受禁制,仍繼續增長

雖然伯利茲政府沒有正式禁制耶和華見證人的活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局卻頒令禁止我們在伯利茲分發書刊。海外傳道員抵達前不久,這些禁令已經解除了。

《守望台》1946年7月15日刊(英語)報導兩個海外傳道員在伯利茲的工作情況,說:「在內陸,羅馬天主教教士仍試圖唆擺政府,禁止我們接收寄來的書刊。教士們看見兩個海外傳道員就怒火中燒。一個美籍的愛爾蘭教士……不滿當地的英國殖民政府讓海外傳道員入境。……兩個海外傳道員提醒這個教士,他既自認是美國人,就不該干預英國殖民政府的政策。弟兄還讓他看美國監獄的統計數字。這些數字顯示,羅馬天主教廷對美國人的道德情況無能為力。最後,這個教士滿臉羞愧,急忙離去。」

1944年,伯利茲有7個傳道員交報告,這是當地首個準確的傳道記錄。為了作更有效的見證,傳道員開始在逐戶傳道時使用見證卡。海外傳道員抵達後不到一年,傳道員人數就增加到16人。

1946年,耶和華見證人世界總部的內森·諾爾和弗德烈克·法蘭茲探訪伯利茲,並在這裡設立分部辦事處。諾爾弟兄還發表了一個關於組織的演講,指出傳道員交傳道報告是很重要的。法蘭茲弟兄勉勵會眾要對人表現憐憫,繼續熱心宣揚王國的信息。那個週末,諾爾向102個聽眾(包括不少對聖經感興趣的人)解釋,何以新人要跟耶和華的子民一起崇拜耶和華。諾爾促請新人要經常跟耶和華見證人學習聖經。

同年,查爾斯·帕里什和妻子安妮、科爾迪斯·索雷爾和妻子米爾德里德抵達伯利茲。接著,在1948年,杜魯門·布魯貝克、查爾斯·霍穆爾卡和妻子弗洛倫斯也來到伯利茲。弟兄姊妹很高興看見他們,因為前頭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埃爾默·伊里希說:「那時候,這裡只有一群人數較少的會眾,郊區則沒有會眾。我常常前往這些偏遠的地區,每次逗留幾個星期,其間分發書刊,徵求訂閱,發表演講,藉此撒播王國的種子。」查爾斯·海恩抵達伯利茲的頭一年,他坐貨車到奧蘭治沃克,在那裡傳道並鼓勵弟兄們要經常舉行聚會。

當時,要到南部的城鎮只能坐船。因此,埃爾默和查爾斯坐「希羅號」到沿岸的城鎮,去開拓傳道地區。這些城鎮包括斯坦克里克(現稱丹格里加)和蓬塔戈爾達,這兩個是加利福納人的社區。那時候,要去蓬塔戈爾達,必須從伯利茲城坐船,航行30小時才能抵達。埃爾默長途跋涉來到蓬塔戈爾達,在所住的旅館大堂發表了一個公眾演講,有差不多20人在場聆聽。

奧爾珈·奈特還記得埃爾默陪同家人到一個叫彎樹的偏遠村莊。有一條河流經這個村莊,河邊種了許多樹,奧爾珈的爸爸就在這裡主持聚會。海外傳道員辛勞工作,顯出謙卑的態度,當地弟兄十分賞識他們。

1948年,伯利茲平均有38個傳道員。在伯利茲城以外的地區,弟兄建立了4群新會眾。這些會眾每群只有幾個住在郊區的傳道員,例如在布萊克克里克的萊特伯恩家庭,在邦巴的戈登家庭,在聖安娜的休姆斯家庭和阿爾達納家庭,還有在奧蘭治沃克的雷克納弟兄和梅迪納弟兄。海外傳道員和特別先驅聽從組織的指示,主要在伯利茲城傳道。由於他們辛勤地工作,耶和華賜福給他們,伯利茲有越來越多誠懇的人成為耶和華的僕人。

1949年12月,諾爾弟兄第二次探訪伯利茲。這次探訪既切合時宜又富於鼓勵。他在海外傳道員之家住了一晚,跟海外傳道員談及他們面對的不同難題。許多新傳道員想事奉耶和華,卻沒有想過要接受水浸禮,象徵他們獻身給上帝。諾爾弟兄提醒海外傳道員必須堅忍不拔,對人顯出耐心和愛心。他也提醒弟兄,他們的工作已經獲得很好的成果。

禁止海外傳道員入境

1957年,弟兄們感覺到當局一直嚴密監視耶和華見證人在伯利茲的活動。舉個例,有一次,弟兄在奧蘭治沃克播放守望台社製作的一齣影片時,一個警官上前查問分部派來的幾個弟兄,問他們是什麼時候抵達,會在什麼時候離開。警官說,他要向警察局長提交報告,並指出在弟兄們最近舉行的一個大會裡,也有一個便衣警察在場,這個便衣警察同樣提交了類似的報告。

1951年至1957年期間,當局再批准10個海外傳道員前往伯利茲。1957年6月,弟兄突然收到警察局和移民局的公函,說:「英屬洪都拉斯[現稱伯利茲]政府決定:不准你們再派海外傳教士來英屬洪都拉斯,這個規定即時生效。」弟兄請求約見政府官員,想知道禁止的理由,但遭到當局拒絕。

雖然有些宗教團體也不獲准派新海外傳教士入境,但他們卻獲准派新海外傳教士取代原有的海外傳教士。可是,當耶和華見證人打算派兩個新海外傳道員取代原有的海外傳道員時,卻不獲批准。1960年,弟兄們寫信給伯利茲政府以及英國政府,指出他們不是申請派更多海外傳道員來,而是請求讓新的海外傳道員入境,以取代原有的海外傳道員。

弟兄收到的簡略回覆是:「總督諮詢委員會已經決定,不准守望台聖經書社派海外傳教士到英屬洪都拉斯。」

弟兄們要求約見政府官員,但回覆是:「總督諮詢委員會在1957年已經決定,不准守望台聖經書社再派海外傳教士到英屬洪都拉斯。既然如此,總督認為沒有必要就此事跟你們會面。」看來,弟兄們已經無法扭轉事態了。

後來,經過差不多五年不斷申請,到了1961年10月,分部接到伯利茲當局的來信,說:「現謹通知你們,英屬洪都拉斯政府考慮過你們最近提出的申請,現批准你們派新海外傳教士到洪都拉斯取代原有的海外傳教士。」結果在1962年,馬丁·湯普森和妻子艾麗斯獲准以海外傳道員身份從牙買加來到伯利茲。

傳道工作沒有受到阻礙

無疑,宗教的反對者設法使我們在傳道方面緩慢下來,可是他們有沒有得逞?1957工作年度的傳道報告表明,伯利茲的傳道員人數達到了高峰,有7群會眾,共有176個傳道員。當時伯利茲的人口有7萬5000人,傳道員跟人口的比例是1比400。1961工作年度的傳道報告顯示有236個傳道員,增加了百分之34,傳道員跟人口的比例是1比383!耶和華實現了他對子民的應許:「凡為了攻擊你而造的武器,都必失去功用。審判的時候,凡起來開口指控你的,你都要定他們的罪。」(以賽亞書54:17)雖然受到反對,弟兄仍然可以繼續傳道,他們的工作沒有受到阻礙。

當地許多夫婦在學習聖經,但他們當中不少只是同居,沒有註冊結婚,有些甚至還經常轉換伴侶。然而,許多人認識耶和華的崇高標準之後,就毅然採取行動,不惜花費金錢正式註冊結婚。這些人當中有些已經80多歲!

需要新王國聚會所

弟兄們打算在1950年1月在伯利茲城的自由會堂舉行一連四個特別演講聚會,他們甚至在1949年12月已預先繳付所需的費用。可是,最後演講前的一天,當地電台宣布政府會在自由會堂為一個有名望的人舉行喪禮。儘管弟兄們多次跟會堂的東主交涉,特別演講仍然受到一班人打擾。這些人闖入會堂,嚷著要為喪禮作準備。後來,弟兄惟有報警求助。顯然,當地弟兄的確很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王國聚會所。可是,在伯利茲那些可供使用的會堂,不是做了俱樂部,就是做了舞廳,而且租金十分昂貴。

當時的分部監督唐納德·斯奈德說:「上星期日晚上的《守望台》研究班有174人參加。會堂沒有足夠座位,不少人要站著。由於擠滿了人,會堂熱得很厲害。」在伯利茲,用作分部辦事處和海外傳道員之家的房子都是租來的,而且已經搬了好幾次。

1958年9月,弟兄們動手興建一座兩層高的王國聚會所。第一層是分部辦事處和海外傳道員之家,第二層是一個大禮堂,1959年竣工。伯利茲城的會眾終於有自己的王國聚會所了。

西班牙語地區的增長

伯利茲的屬靈增長,最顯著的是在說西班牙語的地區。1949年,伯利茲有些地區是說西班牙語的,可是當時沒有說西班牙語的海外傳道員。後來,有些派來伯利茲的海外傳道員會說西班牙語。其中一個是萊斯利·皮徹。他於1955年來到伯利茲,被派到班奎維城傳道。班奎維城位於伯利茲的西部,靠近危地馬拉,當地居民都說西班牙語。萊斯利·皮徹到達時,已經有一些本地人在等著他。為什麼呢?

大約一年前,在危地馬拉西面的聖貝尼托鎮,納塔利婭·孔特雷拉斯認識了真理,並受了浸。她越過邊境進入伯利茲,向住在班奎維城的親戚作見證。其中一個親戚是塞爾維阿內·孔特雷拉斯,他特別留意納塔利婭就偶像崇拜所提出的聖經觀點,後來他接受了真理。他忠心事奉上帝直到1998年101歲去世為止。他的兒女和孫兒女當中許多都成為了耶和華見證人。當年,在班奎維城的小群傳道員要越過危地馬拉的邊境,到梅爾喬-德門科斯鎮舉行聚會。後來,有一群會眾在梅爾喬-德門科斯鎮建立起來。今天,班奎維城的會眾仍然以熱心傳道為人所知。

早在1956年,區域大會和分區大會有部分節目是用西班牙語講出的。可是,第一個西班牙語分區大會要到1968年2月,才在奧蘭治沃克的王國聚會所舉行。這個大會有85個人出席,4個人受浸。

兩個說西班牙語的弟兄,馬塞洛·多明格斯和拉斐爾·梅迪納,以及其他說西班牙語的弟兄姊妹,例如迪奧尼西奧·泰克和妻子卡塔利娜,雖然他們的英語程度有限,卻一直參加用英語舉行的聚會和大會。直到1964年10月,奧蘭治沃克的第一群西班牙語會眾才成立。這群會眾裡有20個傳道員以往是參加英語會眾的。

20世紀80年代,伯利茲附近的薩爾瓦多和危地馬拉都發生嚴重的內戰,許多人逃到伯利茲。其中有幾個說西班牙語的見證人家庭,他們當中有長老、助理僕人和先驅。他們以及一些能操兩種語言的海外傳道員(從其他說西班牙語國家派來),對擴展西班牙語的傳道地區作出很大的貢獻。

「真基督徒挨家逐戶向人傳道」

一天,在奧蘭治沃克有兩個陌生人敲瑪格麗塔·薩拉薩爾的門。他們問:「你們認不認識一個叫瑪格麗塔·薩拉薩爾的耶和華見證人?」這兩個人是泰奧菲拉·馬伊和她的媽媽。當時泰奧菲拉23歲,跟媽媽住在松樹嶺的一個村落,這個村落位於奧蘭治沃克西南面約34公里(21英里)。她們為什麼要找瑪格麗塔呢?

泰奧菲拉說:「大約一年前,我那9個月大的兒子病得很厲害,於是我帶他到博泰斯村,把他獻給一個叫聖克拉拉的童貞聖人。當時我坐在一輛貨車的前排座位,那個司機跟我們住在同一個地區,他開始向我作見證。他問了我帶兒子到博泰斯村的原因之後,就告訴我聖經反對人崇拜偶像。我對他的話非常感興趣。後來,這個司機還告訴我許多聖經真理,這些真理是他從耶和華見證人那裡學到的。」

泰奧菲拉說:「有一次,我坐他的車子時,他告訴我真基督徒會挨家逐戶向人傳道。他還說耶和華見證人不但會這樣做,還會向人讀出西番雅書1:14和2:2,3。於是,我一手拖著年幼的兒子,一手抱著嬰孩,在松樹嶺逐戶傳道,向鄰人讀出這些經文。後來,這個司機建議,如果我想認識真理,就應該跟耶和華見證人學習聖經。他提及薩拉薩爾夫婦,還告訴我他們在奧蘭治沃克的地址。於是,我前往奧蘭治沃克找薩拉薩爾夫婦,但我從來沒有去過這個地方,我媽媽也沒有去過。

瑪格麗塔還記得泰奧菲拉和她媽媽初次抵達奧蘭治沃克的情景。瑪格麗塔說:「她們問了許多聖經問題,我們討論了很久。她們想知道耶和華見證人是不是會幫助人明白聖經,而且不管人們住在多遠的地方,都願意去教導他們。我告訴她們,耶和華見證人的確會這樣做。我還答應兩星期一次跟她們討論聖經。」

瑪格麗塔和她的丈夫拉蒙抵達松樹嶺時,泰奧菲拉已經請了六個成年的家人來參加這個聖經討論。後來,奧蘭治沃克的先驅也經常跟薩拉薩爾夫婦一起到泰奧菲拉家庭所住的村落;薩拉薩爾夫婦跟泰奧菲拉一家討論聖經的時候,先驅們就在村裡向其他人傳道。這意味著他們經常要走34公里(21英里)的路,而這段路不但狹窄,而且崎嶇不平、沒有鋪柏油。為了能夠在村裡主持聖經研究,埃米貝爾·艾倫常常在村裡留宿。泰奧菲拉研讀聖經後五個月,就在1972年受了浸。1980年,一群會眾在松樹嶺成立。自那時以來,泰奧菲拉的家族已經有37個人接受了真理。

到叢林傳道帶來成果

雖然弟兄姊妹經常探訪伯利茲的大城鎮,包括伯利茲城,但很少在伯利茲的郊區傳道。早期的海外傳道員曾坐船到南面的城鎮傳道,後來,有一條公路建成,將斯坦克里克、托萊多等南部地區和國內其他地方連接起來。早在1971年,分部每年安排一次傳道旅行,稱為叢林傳道旅行,讓弟兄姊妹把王國信息帶到伯利茲偏遠的熱帶雨林地區,例如莫潘和凱克奇馬雅。

弟兄姊妹坐租來的車子和獨木舟,前往丹格里加和蓬塔戈爾達的村落及城鎮傳道,他們到達南面最遠的地方是巴蘭科,這地方接近危地馬拉的邊境。有時,傳道小組裡有些人坐小型貨車,另外有兩個到四個人則坐摩托車前往傳道地區。每個晚上,他們在不同的村落留宿。白天,一批人數較多的傳道員在鄉村裡傳道,坐摩托車的則兩個一組,探訪山上偏遠的農莊。

在蓬塔戈爾達,弟兄們背著背囊逐村傳道。他們探訪村民之前,常常要先到鎮公所知會村長。鎮公所就是村中父老聚集開會的地方。

海外傳道員賴納·湯普森說:「在一條村子裡,弟兄到達鎮公所的時候,村長和父老們正在那裡開會,商量有關收割玉米的事情。會議完畢,他們請弟兄唱一首王國詩歌。那時候,弟兄們又累又餓,身邊也沒有歌本。他們衷心地唱出詩歌,父老們都很歡喜。」過了一段時間,弟兄在曼戈克里克成立了幾群會眾。之後,在馬雅人的一個很大的村子——聖安東尼奧村,也成立了會眾。

聖地亞哥·索薩說:「有時,為了準時做完一個傳道地區,我們晚上也要趕路。我們學會要在路中央一個跟著一個地走,因為路的兩旁是叢林,那裡有蛇出沒。我們也學會了在沒有水喝的時候,吸飲一種叫水藤的植物的水分。」

有些時候,傳道小組會分成兩個或四個一組,在村子的不同地方傳道,然後在黃昏會合。另外兩個人會留下來做飯。聖地亞哥笑著說:「有時候真的很糟糕,因為留下來的人有些是完全不懂做飯的。我記得有一次,我看著做出來的飯菜,不禁問一聲,『這是什麼?』做飯的人說:『我也不知道,總之就是食物吧。』要是連廚子也說不出是什麼食物,我們想最好還是讓一隻很瘦的流浪狗先嘗一兩口。可是,這些食物甚至連這隻飢餓的狗也不肯吃!」

凱克奇人接受真理

魯道夫·科孔和妻子奧費利婭從科羅薩爾搬到南面一條偏遠的凱克奇村落,叫克力克撒高。奧費利婭在這條村子長大,見證人一年才來這裡傳道一次。奧費利婭14歲的時候,在橘子樹下撿到一本《導至永生的真理》,於是開始看這本書。她想知道多一點,可是直到她結了婚,在科羅薩爾定居之後,她和丈夫魯道夫才開始跟兩個特別先驅學習聖經。這兩個特別先驅是馬西亞爾和曼努埃拉·凱。

科孔家庭在1981年搬到克里凱薩爾科,想再次接觸見證人,於是魯道夫到蓬塔戈爾達找見證人。他要步行,坐船渡河渡海,全程走了最少6個小時。在蓬塔戈爾達,他碰見唐納德·尼魯格。唐納德是先驅,他用寫信的方式跟科孔夫婦討論聖經。可是,有一個難題,在克里凱薩爾科沒有郵局。

唐納德說:「我問郵政局的職員,怎樣寄信到克里凱薩爾科。他們告訴我,有一個教士每星期都前往克里凱薩爾科一次。」於是,有差不多6個月之久,這個教士帶著這個聖經研究的書信來回克里凱薩爾科和蓬塔戈爾達,但他一點也不知道,自己做了耶和華見證人的信差。

唐納德說:「後來,這個教士知道自己所帶的東西是什麼之後非常生氣,再也不肯為我們帶信了。」

接著幾個月,唐納德去了克里凱薩爾科幾次,跟科孔夫婦討論聖經。到下一次叢林旅行的時候,魯道夫已經開始做傳道工作了。唐納德說:「魯道夫跟我們一起4天,在幾個村落傳道,旅途中,他有機會跟弟兄姊妹交往,這大大幫助他在屬靈方面進步。」

魯道夫說:「我和奧費利婭在自己所住的村落傳道,只有我們兩個人向人談論聖經。跟我學習聖經的人比我們遇到更多反對。有些人因為學習聖經就得不到人們捐出的藥物、糧食和衣物。我的岳母對我們的工作很反感。我和奧費利婭看出,要是繼續留在克里凱薩爾科,我們就很難在屬靈方面進步。我們要參加聚會。於是,我們搬到蓬塔戈爾達,在那裡繼續學習聖經。我們不斷進步,並在1985年受浸。」今天,科孔夫婦屬於拉迪維列會眾,魯道夫是會眾的助理僕人。

到沿岸城鎮傳道獲得成果

會眾每年安排弟兄姊妹到沙礁和沿岸的村落傳道。這些村落包括霍普金、塞納灣、普拉聖西亞、蓬塔內格拉和芒基河鎮。那時候,這些村落是沒法從陸路到達的。波利托·貝文斯有一艘捕龍蝦的船。在捕龍蝦的淡季,波利托開船載4個先驅和海外傳道員,用兩個星期,從北部開往南部,沿途在每個村落停下來,向人傳道。

唐納德·尼魯格經常參與每年一次的叢林和沿岸的傳道旅行,而且獲得不少美好的回憶。他還記得,他們借了安布羅喬·埃爾南德斯的帆船到沿岸地區傳道。結果安布羅喬(暱稱博喬)也開始學習聖經。

唐納德憶述:「次年,我們4個人計劃用兩個星期,到沿岸所有城鎮傳道。可是,那時博喬已經把帆船賣掉。他介紹了另一個漁夫給我們認識,這個漁夫願意帶我們、他的夥伴和博喬一起去。於是,我們兩對特別先驅夫婦和這三個漁夫一同啟程。在這次傳道旅行中,博喬開始了傳道工作。我們到達普拉聖西亞的港口,那裡停泊了許多遊艇,於是我們逐艇傳道。在這兩個星期,船上兩個不信的漁夫給我們許多幫助。一天,我們在一條村子傳道一整天後,這兩個漁夫買了些雞肉,用一個小小的煤油爐為我們做了一頓飯。」第二年,我們再到沿岸村落傳道時,博喬已經受了浸。過去18年來,他一直是伯利茲城一群會眾的長老。

在沒有傳道員探訪的地區傳道,獲得良好成果

伯利茲南部的托萊多區有連綿的山脈和茂密的熱帶雨林。這裡也有一些莫潘和凱克奇馬雅的村落,村民用茅草蓋房頂,用泥土鋪地面。大多數人生活艱苦,用簡單的農具犁地。在乾旱的季節,他們要挑水到農地種植玉米、豆和可可。有不少婦女做凱克奇人傳統的刺繡和為售賣紀念品的商店做籃子。越來越多年輕人離開自己的村落,到較多人聚居的地方讀書或工作。

1995年,弗蘭克·卡多薩和妻子艾麗斯獲邀在4月和5月做臨時特別先驅,到托萊多區協助分發《王國消息》34號《生活為何充滿難題?》。弗蘭克說:「每年一次到叢林傳道時,我來過這裡。我看出要幫助馬雅人學習好消息,就得搬到這裡居住。分部建議我租地方,然後開始一個聖經研究班,並在聖安東尼奧村發表特別演講。我們要在聖安東尼奧村,以及另外8個村落分發《王國消息》34號。」

卡多薩夫婦租了個地下室,並每週在那裡主持研究班。不到幾個星期,就有三四個家庭參加這個聚會。這些對聖經感興趣的人還跟卡多薩夫婦一起,坐他們那破舊的貨車,在布滿轍痕的泥路上走一小時,到蓬塔戈爾達參加傳道訓練班和傳道工作聚會。頭一個月,弗蘭克在聖安東尼奧村發表特別演講。耶數·伊卡初次參加聚會,他聚精會神地聆聽聚會的資料。耶數是拿撒勒教會的成員,他從聚會學到地獄永火的主張源自異教,而聖經所說的地獄其實是指人類共同的,抽象的墳墓。聚會結束後,他把弗蘭克拉到一旁,提出許多有關地獄的問題。最後,他開始學習聖經,並在一年後受浸。

做了兩個月臨時特別先驅之後,卡多薩夫婦要作一個重要決定。弗蘭克說:「許多人跟我們學習聖經,讓我們應接不暇!良心不容許我們離開這裡,回到拉迪維列的舒適的家。如果我們決定留在聖安東尼奧村,租現時房子的上層而不租地下室,我們的生活情況就可以得到改善。比如,我們可以安裝一個小小的洗滌槽和收集雨水的簷槽。過一段時間,也許我們會有抽水馬桶和電力供應。我們為這件事向耶和華禱告,深信在他賜福下,會有一群會眾在這個地區建立起來。接著,我們寫信告訴分部,我們願意留在聖安東尼奧村做正規先驅。」

很明顯,卡多薩夫婦的決定蒙耶和華賜福。11月,即他們決定留在聖安東尼奧村之後還不到6個月,他們在所租的房子裡舉行第一個公眾演講聚會。翌年4月,他們開始舉行傳道訓練班和傳道工作聚會。這小群弟兄姊妹現在不用來回走40英里到蓬塔戈爾達參加聚會,他們感到多麼欣慰。

爸爸的威嚇阻止不了我

在聖安東尼奧村,誠懇學習聖經的人不久就開始進步,而且熱愛所學的真理。弗蘭克說:「村裡的婦女一般很害羞。按傳統,她們服從自己的爸爸,也服從丈夫。婦女習慣不跟陌生人交談,所以,逐戶向人傳道對她們來說是很困難的。」

普里茜莉安·肖當時20歲。她是未受浸的傳道員,渴望跟鄰人談論聖經。有一次,普里茜莉安跟嫂子阿馬利婭·肖一起續訪對聖經感興趣的人,但突然遇上了一件令她們不知所措的事。

普里茜莉安憶述:「我沒有告訴爸爸,我向人傳道,因為他不准我這樣做,我很怕他。那個星期天早上,我們正在傳道,突然看見爸爸在他參加的浸信會教堂前面出現。起初,我們彎身躲在草叢裡,不想讓他看見我們。但後來我對嫂子說:『阿馬利婭,耶和華看著我們,我們不該害怕爸爸,只該懼怕耶和華。』」

普里茜莉安的爸爸勃然大怒,可是叫她更害怕的事還在前頭,因為爸爸一直極力反對她成為耶和華見證人。普里茜莉安為這件事向耶和華禱告,但直至她要在大會受浸的前一天,她才鼓起勇氣告訴爸爸。

她對爸爸說:「明天,我要去伯利茲城。」

爸爸問:「去那裡做什麼?」

普里茜莉安回答:「我要受浸,我要做耶和華要我做的事。爸爸,我愛你,但我也必須愛耶和華。」

爸爸生氣地說:「你真的要這樣做?」

普里茜莉安說:「是。使徒行傳5:29說,我必須服從上帝而不是服從人。」

普里茜莉安的爸爸怒氣沖沖地走了。普里茜莉安說:「直至登上了開往大會的車,我才鬆了一口氣。我不知道大會後回到家裡,爸爸會怎樣對我,但我知道那時候我已經受了浸。即使他殺了我,我已經做了該做的事。」

普里茜莉安回家之後,爸爸當時沒有傷害她,但後來卻恐嚇要殺死她。普里茜莉安說:「他看見威嚇阻止不了我之後,態度就慢慢軟化下來。」

一個反對者擁護耶和華

在聖安東尼奧村新成立的小組裡,傳道員熱心傳道,在屬靈方面很興旺。這時候,卡多薩夫婦突然收到本地村落委員會的信,要他們離開聖安東尼奧村。不久之前,弗蘭克交了一筆申請居留的費用,並獲准在村子裡居住。可是,村裡一個有名望的人存心要將卡多薩夫婦趕走。在村落委員會的會議裡,有三個跟弗蘭克學習聖經的人挺身維護弗蘭克。弗蘭克的房東也替他說好話。房東提醒村落委員會,他們要是趕走卡多薩夫婦,就得支付弗蘭克交給他的租金。之後,弗蘭克拿出政府土地部門的信,指出租用私人物業的租客,是不能隨便被人趕走的。最後,村落委員會批准卡多薩夫婦繼續在村裡居住。

想趕走卡多薩夫婦的人就是前村長巴西利奧·阿,當時巴西利奧仍然是政界的顯要人物。他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百般刁難聖安東尼奧村的耶和華見證人。聖安東尼奧村的小組想找地方興建王國聚會所時,他警告他們:「你們永遠都不能在這村裡興建王國聚會所!」雖然這樣,弟兄卻找到了一塊地,而且蓋了一個美觀實用的王國聚會所。令人驚訝的是,1998年12月,王國聚會所舉行呈獻禮,巴西利奧也出席這個聚會。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

巴西利奧兩個已婚的兒子都有家庭難題。巴西利奧曾兩次向教堂求助,可是兩次教堂都沒有理會他。之後,他兩個兒子跟耶和華見證人學習聖經。巴西利奧的妻子瑪麗亞留意到兩個兒子作出改變,而且家庭生活也漸漸獲得改善。於是瑪麗亞要求耶和華見證人教導她學習聖經。

瑪麗亞說:「我真的希望認識耶和華上帝。於是我告訴丈夫,我們應該去王國聚會所多點認識上帝。」巴西利奧向來對耶和華見證人很反感,他叫弗蘭克·卡多薩做「老外」。但他看見兩個兒子實踐聖經的原則,在生活上有良好的轉變,於是決心親自認識一下耶和華見證人。他跟耶和華見證人討論了幾次,最後他同意讓誰幫助他學習聖經呢?還有誰,就是那個「老外」弗蘭克·卡多薩!

巴西利奧說:「從聖經裡學到的知識改變了我的看法。我信奉天主教已有60年,經常在教堂的偶像面前燒香。現在我從上帝的話語聖經裡,學到關於他的知識。我為自己以往對弗蘭克·卡多薩的態度感到非常慚愧。現在弗蘭克是我的弟兄。我不怕承認自己的錯誤。以往,凡是對自己的村落和宗教有益的事,我都會熱心去做。雖然村裡的人常常用通靈術治病,但我已經棄絕一切與通靈術有關的馬雅人傳統,也不再參與馬雅人的政治運動。現在巴西利奧·阿和妻子瑪麗亞是受了浸的傳道員,喜樂地事奉耶和華。

耶和華的僕人是一群喜樂的人,他們待人仁慈、熱心為善。在伯利茲偏遠的地區,許多傳道員要步行三小時或以上,上下陡峭的山坡探訪住戶,但他們也不願錯過聚會。例如有一個晚上,安德烈婭·伊卡獲派在傳道訓練班做一個姊妹的助手。那天她和兒子為了採摘鱷梨,在叢林裡走了3-5公里(2-3英里)。其間,她被蜜蜂螫了23下。可是,回家之後,她仍然給家人做飯,然後參加聚會,做姊妹的助手。由於被蜜蜂螫過,她的臉腫了起來,但仍然滿臉笑容。我們親愛的馬雅族弟兄姊妹參加分區大會和區域大會時,雖然要坐卡車或公共汽車走一整天才能到達會場,但他們仍然很高興能夠跟弟兄們團結一致地事奉真神耶和華。他們的態度使我們大受鼓勵。

惡劣天氣造成慘重損失

過去115年來,有51個颶風和熱帶風暴吹襲伯利茲。自1930年以來,有12個颶風正面吹襲伯利茲或在伯利茲附近掠過,造成嚴重的損失和傷亡。最強烈的颶風是哈蒂。哈蒂於1961年10月31日清晨吹襲伯利茲,風速每小時高達300公里(200英里),洶湧的巨浪導致許多人喪命。伯利茲城位於海平線上30厘米,當時伯利茲城的街道被30厘米的泥濘覆蓋著。分部的報告說:「[伯利茲城]大部分弟兄的家園受到嚴重破壞,甚或完全摧毀,但沒有人嚴重受傷。弟兄姊妹失去了衣物,或衣物被大水損毀。

「人們用推土機清理街道,用大火把損毀房子的殘餘燒掉。海外傳道員之家遭水淹了,水深60厘米(2英尺),損毀嚴重。房子外面水深3米(9英尺),……幸好,海外傳道員之家的所在比街道的路面高……。居民只能買到少量食物……,人們還在挖掘屍體。」

十天之後,分部的報告說:「[丹格里加]的情況比[伯利茲城]更壞。人們要每天工作8小時才得到購物券買東西。軍隊控制一切,錢也買不到東西。」兩個男童死去,他們的父親在房子倒塌時折斷了腳。這兩個男童都經常傳道,那個12歲的男童還以熱心向老師作見證為人所知。

颶風的風眼在伯利茲城和丹格里加之間掠過。住在這帶地區的弟兄,大都失去部分或所有財物和家園。颶風過了以後,總督啟動緊急應變措施,實施宵禁,還請英軍執行這些措施,並射殺搶掠的人。違反宵禁令的人,不論男女,甚至孩童都會被關在監裡過夜。

雖然情況很混亂,弟兄盡快恢復會眾每週的聚會和傳道活動。這是不容易的,因為有許多人住在臨時的庇護站,而且不少人的院子都淹了,滿是泥濘。可是,人們很需要從王國的好消息得到安慰。耶和華見證人很樂意向人談論王國的好消息。

當時的生活環境很惡劣,但其他地方的耶和華見證人所表現的愛心和慷慨,使伯利茲的弟兄振作起來。其他分部寄來25箱衣物和別的物品。當地的見證人將救援物品分發給弟兄姊妹和非見證人的鄰居。國內能抵受這場風災的房子不多,分部辦事處和王國聚會所是其中的一些建築物。因此,政府要徵用王國聚會所作為公用的庇護站時,弟兄們欣然同意。 *

「普拉特太太,你可以為我們禱告嗎?」

2000年10月,颶風凱特吹襲了安伯格里斯島的聖佩德羅三天。風速每小時205公里(125英里),而且下著滂沱大雨。伯利茲城以北的拉迪維列下了三天大雨,城被水淹了,水深80厘米(32英寸)。42個弟兄逃到拉迪維列的大會堂躲避。卡爾克礁島差不多所有房子都被摧毀了。安伯格里斯島和卡爾克礁島共57個傳道員失去大部分,甚至全部財物。有幾個星期,兩個島都沒有水電供應,通訊也中斷了。總理宣布伯利茲、奧蘭治沃克、科羅薩爾地區、安伯格里斯島和卡爾克礁島等地方為災區。為了防止發生搶掠事件,政府在這些地方實施宵禁。

塞西莉亞·普拉特是卡爾克礁島的特別先驅,接到颶風來臨的警告後,她準備了一袋物品,方便在颶風到來時逃到庇護站去。那天,她剛收到12個姊妹的傳道報告,本打算當天下午就坐船到本島,前往分部辦事處遞交報告。塞西莉亞小心翼翼地用塑料袋把姊妹的傳道報告包好,放在準備好的那袋物品裡。不出所料,當晚塞西莉亞和一些姊妹就要逃到一所用混凝土建成的學校躲避,其餘的弟兄姊妹則逃到社區中心去。

塞西莉亞說:「在我們躲進的第一個教室裡,風將鋅片蓋成的房頂吹走。所有人都匆匆忙忙拿著自己的東西逃到另一個教室。雖然這所學校是用混凝土建成的,我們覺得整座建築物好像在風裡不停地搖動。我們窺視外面的情況,看來我們被水包圍著,看不見陸地。我們幾個人聚在一起,熱切地禱告。當時教室裡有40個人,他們都信奉不同的宗教,人人都很害怕。有些人說:『這是上帝造成的。』一個天主教未受神職的教士上前問我:『普拉特太太,你可以為我們禱告嗎?』我說:『不行,我是個女人,而且沒有帽子。』這個人說:『我有一頂帽子。』我不肯定自己是否能夠為所有人禱告,但我很想讓這些人知道,這場颶風不是耶和華造成的。於是我為我們幾個人禱告,但聲量足以讓在場的所有人都聽見。禱告完畢,教室裡所有人都說『阿們』。風靜止下來!當時我們進入了颶風的風眼區。那個天主教未受神職的教士說:『這個禱告很有效,你的上帝是真神。』之後,他們就不肯讓我們五個見證人離開,在接著的三天裡,他們給我們食物和咖啡。

「我很擔心其他傳道員。第二天早上,風停了。我離開那所學校去找他們。一路上都是倒下來的樹和被風摧毀的東西。有些房子被風移動了10-15米(40-50英尺)。我先去社區中心看看,在那裡找到兩個姊妹和她們幾個孩子。另一個姊妹的房子完全毀去,但她卻得以生還。」

颶風過了以後,分部很難收集災區會眾的傳道報告。但卡爾克礁島的報告卻最先交到分部。塞西莉亞小心地把傳道報告放在她為逃生預備的袋子裡,而且親自將這些報告交給分部派來探望他們的弟兄。

接著幾個星期,災情嚴重的島嶼都獲得賑濟物資。在安伯格里斯島,許多志願人員幫忙清理和修理弟兄姊妹的房子和王國聚會所。

默勒·里歇特跟卡爾克礁島的賑災小組一起工作。他報導:「我們首先搭起臨時住宿的地方,然後分發賑濟物資。第二天,我們就開始修理傳道員的房子。星期日早上,我們所有人都去傳道。我們打算在一個姊妹的院子裡舉行聚會。我們用一棵老椰子樹的殘幹造了一個講台和一些長凳,並刻意調整聚會的時間,讓大家可以在晚上8點實施宵禁前回到住宿的地方。當晚有43人參加公眾演講聚會和《守望台》研究班。」

聚集起來受耶和華教導

20世紀60年代後期,藉著使用帳幕,弟兄可以在國內不同的地方舉行大會。可是,要好幾天辛勤工作才能搭起一個大帳幕。聖地亞哥·索莎說:「我們在週初開始搭帳幕,從聚會所搬長凳來,再借了一些椅子。我們在大會裡有膳食供應,於是我們借了一些煮食用具,常常要煮整個晚上才能完成。有時候,我們將一切都搭好,可是晚上卻被強風吹塌了。第二天,我們只好從頭再搭一次。不過,沒有人埋怨過。」

珍妮·湯普森想起一個大會,這個大會在伯利茲城和奧蘭治沃克之間的一個農村社區舉行。弟兄搭帳幕和安放長凳之前,必須先將王國聚會所旁邊的矮樹叢砍掉。珍妮說:「大會舉行那幾天都下著雨。帳幕下面被水淹了,所以我們把雙腳擱在前面的長凳上。我們沒想到那地方有珊瑚蛇出沒。多虧下雨,我們不得不留在王國聚會所旁邊的帳幕裡,不然,我們很可能會走到叢林裡,多麼危險!」

20世紀70年代,在伯利茲城東南面大約120米(400英尺)以外的地方,有一個小小的熱帶海島。這個島叫伯德島。弟兄可以在這裡舉行大會。島主用茅草建了一個禮堂,曾打算把這個禮堂用作文娛活動。這裡有水電供應,也有廁所。弟兄們搭了一道木橋,將小島和主島連接起來。走上這道橋,就能通往這個清靜和平的大會場地。

1983年3月,弟兄在拉迪維列向政府租了一塊地打算用來興建大會堂。起初,弟兄建了一個臨時的建築物,用來舉行特別聚會、分區大會和區域大會。後來,到了1988年,弟兄在危地馬拉購置了一個鋼鐵架成的建築物。從此,拉迪維列的弟兄姊妹可以用這個建築物作為舉行大會的永久大會堂。

向說漢語的人傳道

自20世紀20年代,華人開始在伯利茲定居。華人都喜歡讀母語出版的書刊。例如,羅伯塔·岡薩雷斯說:「我想向一個很友善的台灣女子傳道,她是一家麵包店的老闆娘,但我知道她對宗教沒有興趣,而且工作很忙。我也知道她有兩個十幾歲的兒女。因此,有一天我到她的麵包店,給她一本漢語版的《青年人問》,並告訴她希望聽聽她的意見。幾天之後,我開車經過她的麵包店時,看見她拼命向我揮手。我停車之後,她興奮地告訴我,自從我留下那本書,她一直期待我回來探訪她。她說,許多台灣人移居伯利茲之後,大多數青少年都有難題。她認為所有年輕人都應該讀讀這本書。她吩咐兒子計算伯利茲有多少個台灣人的家庭有青少年兒女。之後,她要了16本《青年人問》,因為她希望送一本給每一個家庭做禮物。」

有些先驅和傳道員願意向說漢語的人傳道,於是2000年10月,分部就為他們開辦了一個為期3個月的普通話學習班。參加的人都願意向地區裡說漢語的人傳道。結果怎樣?一個由幾個先驅組成的漢語小組成立了,這個小組後來成為了會眾。雖然受到猛烈反對,有些人卻接受了真理,並賞識會眾對他們所表現的愛心。

舉個例,陳默傑(音譯)在2006年同意學習聖經。起初,家人很合作,但不久就開始譏嘲和反對默傑。突然,家人賣去所有產業,包括默傑經營的店鋪。他們只給默傑一個小時考慮,是否願意放棄他的新宗教,並跟家人搬到另一個國家去。默傑拒絕放棄信仰。於是他的家人就離開伯利茲,什麼也沒留下給他。默傑搬到一個弟兄的家居住,並繼續學習聖經和經常參加聚會。默傑說:「我跟耶和華建立了親密的關係,他照顧我。研讀聖經和沉思所讀的經文,加上弟兄姊妹的鼓勵,給我很大的幫助。」

默傑在2008年11月受了浸。看到他在言行方面的改變,家人對他的態度逐漸好轉。默傑說:「服從耶和華沒有使我貧窮,但確實為我帶來快樂。耶和華沒有離棄我,他讓我生活在一個團結友愛的弟兄團體裡。」

墨西哥分部督導伯利茲的傳道工作

中央長老團跟伯利茲和墨西哥的分部委員會,仔細討論兩個分部在宣揚王國工作方面的需要後,決定從2001年1月1日起,由墨西哥分部督導伯利茲的傳道工作。這個決定使兩個國家的弟兄姊妹都得到益處,為他們帶來很大的喜樂。

從那時起,墨西哥分部也負責督導伯利茲若干王國聚會所的建築工程。2002年3月16日,伯利茲城有兩個實用而相連的王國聚會所舉行呈獻禮。次日,拉迪維列一個美觀的海外傳道員之家和一個翻新了的大會堂也舉行呈獻禮。許多忠心地事奉耶和華五六十年的弟兄姊妹,都在場聆聽中央長老團成員格里特·勒施弟兄發表呈獻禮演講。自王國聚會所建築小組成立以來,工作進展良好,全國各地已經建成了20個王國聚會所。

2007年,有325個先驅從墨西哥來到伯利茲,在很少傳道員的地區傳道。他們激勵了當地的弟兄姊妹熱心傳道。結果,先驅的數目不斷增加。

教堂的牧師和教士每年都為伯利茲禱告,祈求上帝保護這個國家,免受颶風吹襲。耶和華見證人卻截然不同。2007年的颶風季節來到前,他們已經接獲實用的緊急應變指引。2007年8月,一個5級颶風迪安吹襲伯利茲。所有在危險地區的弟兄都被疏散到安全地區的弟兄家裡。颶風過後,全國的耶和華見證人都幫忙修理房子和王國聚會所。一家當地電台稱讚耶和華見證人,說他們是值得效法的榜樣。

將所有國族的人都團結起來

在耶和華賜福下,伯利茲現在有1800個傳道員,見證人與人口的比率是1比149。每39個伯利茲人當中就有一個人出席2009年的耶穌受難紀念聚會。這顯示伯利茲有很大的增長潛力!

幫助人成為基督門徒的工作在伯利茲進行了80多年,結果產生了一群品德高尚、具有屬靈思想的人。他們都靠著「純潔的語言」,就是關於上帝和他旨意的真理團結起來。伯利茲的耶和華見證人跟世界各地的弟兄姊妹並肩事奉耶和華,用純潔的語言向所有人作見證,為仁愛的上帝耶和華帶來讚美。(西番雅書3:9

[腳注]

^ 7段 1973年之前,伯利茲稱為英屬洪都拉斯。除非內容需要提到這個國家的舊名稱,否則文章一律稱這個國家為伯利茲。

^ 123段 由於這場颶風,伯利茲的首都從伯利茲城遷到內陸的貝爾莫潘。

[第224頁的精選語句]

「那個司機告訴我,真基督徒會挨家逐戶向人傳道」

[第234頁的精選語句]

「我們不該害怕爸爸,只該懼怕耶和華」

[第208頁的附欄]

伯利茲簡介

地理

伯利茲北面沿岸較為平坦,地勢逐漸上升,延伸到南面的馬雅山脈。伯利茲的森林是美洲豹、美洲獅、黑吼猴、野豬、綠鬣蜥和鱷魚的棲息地。這裡還有60個品種的蛇,例如劇毒的矛頭蝮(槍頭蛇)。此外,這裡有差不多600個品種的鳥,包括瀕臨絕種的緋紅金剛鸚鵡和嬌豔奪目的彩虹巨嘴鳥。還有各種多彩多姿的海洋生物,有珊瑚、海綿、鸚嘴魚(鯛),也有海牛、梭魚和鯨鯊。

國民

居民包括馬雅人(凱克奇族、莫潘族和尤卡坦族)、克里奧爾人(非洲人和歐洲人的混血後代)、梅斯蒂索人(西班牙人和馬雅人的混血後代)、加里富納人(非洲人和加勒比人的混血後代)、東印度人、黎巴嫩人、中國人、歐洲人(包括德國人和荷蘭裔的門諾派教徒)。

語言

英語是官方語言,但當地人還說伯利茲克里奧爾語、西班牙語、加里富納語、凱克奇語、馬雅語、德語和國語(普通話)。

經濟

大多數居民都以種植和出口蔗糖及熱帶水果為生。漁業和旅遊業也是許多人的收入來源。

糧食

伯利茲匯聚了不同的文化,在這裡可以品嘗到各種美味佳肴。有一種傳統美食是將米、豆和椰子煮在一起,常常跟炸或燜的雞、牛肉或魚以及炸大蕉一起吃。這裡還有許多美味和極受歡迎的海鮮。

氣候

伯利茲位於中美洲加勒比海沿岸。天氣炎熱、潮濕,屬亞熱帶氣候,不時受到颶風吹襲。

[第215頁的附欄或圖片]

加里富納人接受真理

貝弗莉·安·弗洛里斯

出生年份 1961年

受浸年份 1993年

簡介 一個加里富納人認識真理後,幫助自己的族人認識耶和華。

◼ 加里富納人的祖先可追溯到17世紀初,當時的非洲奴隸和加勒比的土著通婚。加里富納語屬阿拉瓦克語組,含有法語和斯瓦希里語的語素。

加里富納人的宗教混合了非洲和美洲印第安人的傳統,並受到天主教的強烈影響。例如,「獨孤」是加里富納人安撫死去先人的儀式,其間他們向先人供奉食物和飲品。貝弗莉說:「我媽媽不接受「獨孤」這種儀式,她認為上帝不會贊成人埋葬那麼多食物。她常常說,『食物是給人吃的!如果死去的是自己的親人,他們為什麼要回來傷害我們呢?』」

貝弗莉繼續談到她認識真理之後所發生的事。「我是加里富納人,我知道大多數加里富納人會較樂意聽自己族人所傳的信息,所以我渴望到丹格里加向族人傳道。每逢我用加里富納語傳道,就會有許多人停下來,耐心聆聽。他們看見我們擺脫了違反聖經的傳統,也沒有受到邪靈殺害,於是有幾個人開始參加會眾的聚會。」

[第218頁的附欄或圖片]

「耶和華的確時刻眷顧我們」

莉莉·米勒

出生年份 1928年

受浸年份 1960年

簡介 她獨力撫養6個子女,從事全時服務47年。

◼ 莉莉柔和地說:「1959年,埃米塔貝爾·艾倫向我談及聖經。不過,教堂的神職人員曾經警告我們,要提防這些挨家逐戶的『假先知』。我同意跟他們討論聖經,但只可以運用聖經跟我討論。後來,我接受了真理,並於翌年受浸。

「起初,我覺得傳道是很困難的。傳道時,我的雙手顫抖得很厲害,連聖經也拿不住。可是,我很想向人談論所學到的真理,就像耶利米所說:『火在我心裡燃燒,困在我的骨頭裡。』不管人們願不願意聆聽,我也要傳講這個信息。」(耶利米書20:9

莉莉怎麼可以獨力撫養6個子女,同時又能夠做先驅呢?她說:「我向耶和華禱告,他幫助我,使我做得到。每星期三次,我在早上3點半起床做糕餅。我和女兒烤餅的時候,顧客已經在店外排隊,要買剛出爐的糕餅。糕餅賣光了,兒女各自上學,我就前往傳道的地區。耶和華的確時刻眷顧我們。」

自1969年起,莉莉在科羅薩爾做先驅。她的長子和兩個女兒都從事全時服務。莉莉幫助了69個人達到獻身受浸的地步。

[第227頁,228的附欄或圖片]

到熱帶雨林傳道

瑪爾塔·西蒙斯說:「1991年3月,23個來自全國各地的弟兄姊妹齊集在蓬塔戈爾達,準備深入熱帶雨林,做為期10天的傳道工作。我們除了帶衣物、毯子和吊床之外,還帶了英語、西班牙語和凱克奇語的聖經書刊。此外,我們也帶了不少食物,包括大量乾糧。

「第二天早上,我們乘坐用木棉樹挖空而成的獨木舟出海,當時風浪很大。在克里凱薩爾科,我們把行李御下,搭起帳幕。弟兄們架起吊床的時候,姊妹們則著手烹調我們很喜歡的豬尾雜燴。這個菜是用木薯、甘薯、大蕉、椰子、熟雞蛋,還有豬尾用文火煮成的。說凱克奇語的村民聽見我們來了,都紛紛走出來迎接我們。這樣,我們在兩個小時內,就向全村的人作了見證。當天晚上,弟兄們就睡在吊床上,而吊床則架設在警局下面的地方。姊妹們則在村中父老開會的鎮公所裡留宿,這個鎮公所是用茅草蓋成的。

「第二天,我們把行李搬到船上,然後乘船沿著小溪上游繼續前行。上游一些地方由於長滿了紅樹根,路上幽暗無光,叫人有點害怕。大約半個小時之後,我們上岸再步行一個半小時,穿越叢林前往森迪伍德村。這裡的村民個子小,皮膚深青褐色,頭髮直而烏黑。村民大都赤腳走路,女子都愛穿本族的裙子和穿戴用珠子造成的首飾。人們住在簡陋的泥地茅舍裡,房子沒有房間,沒有傢具,只有吊床。在房子的另一邊,有個公用的煮食爐。

「村民十分友善,也很願意學習聖經。他們很高興我們帶來了凱克奇語的聖經書刊,也很喜歡我們給他們看凱克奇語的聖經。

「第二天早上,公雞、林中的鳥兒和吼猴的『大合奏』把我們弄醒。吃過豐富的早餐之後,我們續訪所有在前一天表示有興趣學習聖經的人。我們建立了幾個聖經研究,並鼓勵他們所有人在我們明年回來之前,自己繼續研讀聖經。在隨後的幾天,我們深入熱帶雨林,探訪其他偏遠的村落。探訪的模式跟前幾天差不多。

「我們在叢林裡度過了十天美好的時光。我們忘不了這次遙遠的旅程,也忘不了曾踏足的村落,以及碰到的村民。我們祈求耶和華保護所撒下的真理種子,直到我們明年回來再跟他們討論聖經。雖然我們的腳又酸又痛,身體又倦又累,但內心卻洋溢著對耶和華的感激之情,感激他讓我們能在這個年度到叢林傳道。」

[第235,236頁的附欄或圖片]

愛戴耶和華的馬雅人

豪爾赫及尼古拉斯·肖(和他們的妹妹普里茜莉安)

出生年份 1969年和1971年

受浸年份 1997年

簡介 按馬雅人的傳統,兒女必須尊重和絕對服從父母,即使兒女是已婚的成人也不例外。

◼ 尼古拉斯和豪爾赫認識和愛戴耶和華時,爸爸堅決反對他們參與基督徒的活動。

尼古拉斯說:「我告訴爸爸,我所學的都是有益的事,但他是浸信會的教友,不認同我的信仰。我由於不想傷爸爸的心,曾幾次停止學習聖經。此外,我也知道跟爸爸一起喝到酩酊大醉是不對的,也沒有為自己的子女樹立好榜樣。我的妻子和兒女常常悶悶不樂,愁眉不展。

「自從我學習聖經和經常參加基督徒的聚會,真理幫助我戒除惡習,使我得到自由。我為家人辛勤工作,一家人衣食無缺。現在,我們一家都忙於事奉耶和華,家裡常常充滿歡笑。」

豪爾赫的情況也很類似。他時常醉酒,常說污言穢語;週末也經常不回家,為家人造成不少難題。但自從學習聖經之後,他的品行有顯著的改善。

豪爾赫說:「我在學習聖經方面不斷進步,爸爸的反對也不斷加劇。他叫我們做假先知,而且不止一次揮刀威脅我們。卡多薩弟兄是我們的聖經老師,他很早就裝備我們。他問我們:『如果爸爸把你們趕出家門,你們會怎樣做?』我回答說:『爸爸很愛我,他不會這樣做的。』但很遺憾,爸爸真的把我趕走。」

豪爾赫說:「雖然這樣,我還是很愛所學到的真理,我的生活大為改善。我的基督徒新品格也讓家人得益。我們互相尊重,相處融洽。今天,傳道工作使我很快樂。感謝耶和華,我現在是個正規先驅。」

[圖片]

弗蘭克·卡多薩向豪爾赫作見證

[第238,239頁的附欄或圖片]

喜樂地到需要更多傳道員的地區服務

到需要更多王國宣揚者的地區服務,必須作出一些犧牲。然而,要年復一年地留在外語地區工作,付出的努力和犧牲就更大了。儘管這樣,許多弟兄姊妹還是作出了這個選擇,他們堅毅不拔地克服了種種困難,獲得很大的喜樂。

例如,在1989年,阿圖爾·岡薩雷斯和妻子羅伯塔帶同三歲的幼兒達爾頓,從美國搬到伯利茲去。羅伯塔說:「要放棄一份薪酬優厚的穩定工作,搬到一個許多人都失業的國家去,實在是不容易的。」

阿圖爾同意說:「不錯,你一定要 全心信賴耶和華。讀到聖經有關亞伯拉罕的記載,我很欣賞他能夠撇下自己的房子、親友和熟識的事物。不過,耶和華卻對他照顧入微。我們要克服的一個障礙是,要學習聽和說伯利茲的克里奧爾語。但藉著信賴耶和華,他的確眷顧了我們。」

1991年,弗蘭克·卡多薩和妻子艾麗斯從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來到伯利茲做先驅。弗蘭克說:「讀過聖經的使徒行傳後,我渴望成為海外傳道員。但由於我們有4個兒女,我認定自己永遠也不能參加基列聖經學校。不過,在小女兒畢業後,我們看出該把握機會,搬到另一個國家去。我們從《守望台》讀到有關伯利茲的資料,於是決心遷到那裡去。」

艾麗斯說:「我同意嘗試留在這裡三年。現在我們在這裡已經差不多18年了,我很喜歡這個地方!」

弗蘭克說:「我們喜愛地區裡的人,也喜愛傳道工作。所以我們不難跟愛耶和華的人親近。很多人都願意跟我們學習聖經真理,數目很多,我們應接不暇。這段日子是我們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儘管給我們全世界的財富,我們也不願意放棄這個寶貴的服務機會。」

1988年,卡爾·西蒙斯和妻子瑪爾塔從美國的得克薩斯州搬到伯利茲。瑪爾塔說:「當時我們的兩個兒女分別是10歲和8歲。在伯利茲,我們用一整天跟會眾的弟兄姊妹一起到叢林的村落傳道。此外,我們也參與興建大會堂的工作。每逢大會舉行的時候,我們家裡都住滿了弟兄姊妹。我們很高興能在這裡教養兒女成人,讓他們有機會跟許多特別先驅和海外傳道員交往。有時,尤其在沒有電力和食水供應,或要打電話和充電都很不方便的時候,我們就想坐飛機離開這裡。這裡的生活有苦有樂,如果我們要重新選擇的話,我們還是願意留在這裡服務。能夠到需要更多傳道員的地方服務,我們的一生更充實,更喜樂。」

[圖片]

從左到右:達爾頓、羅伯塔、阿圖爾和媽媽瑪爾塔·岡薩雷斯

弗蘭克·卡多薩和妻子艾麗斯

卡爾·西蒙斯和妻子瑪爾塔

[第250頁的附欄]

「我們有弟兄姊妹關愛我們!」

亞歷杭德羅·拉卡約和麗貝卡(貝姬)

出生年份 1950年和1949年

受浸年份 1966年和1959年

簡介 1972年,他們在基列聖經學校畢業,開始從事海外傳道工作。他們到過薩爾瓦多、伯利茲、尼加拉瓜、墨西哥和洪都拉斯等國家服務。現在,亞歷杭德羅和妻子在美國從事分區探訪工作。他們曾在伯利茲救援受災的弟兄姊妹,那是一個沒齒不忘的經歷。

◼ 貝姬於2000年10月2日寫道:「我們處於颶風凱特的風眼!雨連續下了兩天半。」

第二天,風勢和雨勢都逐漸減弱。亞歷杭德羅和特別先驅唐納德·尼魯格把一些救援物資帶到安伯格里斯島去。他們和兩個長老探望當地兩群會眾的傳道員,看看他們是否平安。

貝姬說:「到了星期三,來自全國各地的弟兄把糧食、飲用水和衣物帶到分部辦事處,救濟島上受災的弟兄姊妹。不久,分部的大堂和圖書室都放滿了一堆一堆的救援物品。」

與此同時,亞歷杭德羅和三個弟兄也把救援物品帶到卡爾克礁島。他們給當地弟兄姊妹適時的鼓勵,並跟他們一起禱告。這些弟兄所表現的愛心,令見證人和非見證人都深受感動。一個女子抱怨說:「這些年來,我捐了不少錢給教會,但教會卻從沒有派人來看看我的情況。」

一個姊妹喜極而泣,她說:「看看其他人,再看看自己,我覺得真幸福,因為我們有弟兄姊妹關愛我們!」

[第244,245頁的附欄或圖表]

伯利茲——屬靈大事年表

1923年 詹姆斯·戈登到邦巴傳道。

1930年

1933年 費莉達·約翰遜到伯利茲城傳道。

1934年 塔德尤斯·霍奇森在他的麵包店裡舉行聚會。

1940年

1941年 伯利茲城第一批傳道員受浸。

1945年 首批海外傳道員抵達。

1946年 設立分部辦事處。

1950年

1957年 政府禁止海外傳道員入境。

1959年 興建分部辦事處、海外傳道員之家和王國聚會所。

1960年

1961年 海外傳道員再次獲准入境。

1961年 颶風哈蒂在伯利茲造成嚴重破壞。

1971年 首次在伯德島舉行大會。

1980年

1988年 一個大會堂在拉迪維列落成。

1990年

2000年

2000年 颶風凱特吹襲伯利茲。

2001年 墨西哥分部負責督導伯利茲的傳道工作。

2002年 一個相連的王國聚會所(左)、一個海外傳道員之家和一個整修翻新後的大會堂舉行呈獻禮。

2010年

[圖表]

(見出版物)

傳道員總數

先驅總數

1800

1200

400

1930年 1940年 1950年 1960年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圖片]

一艘載滿弟兄的船,他們正前往參加大會

[第209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墨西哥

危地馬拉

梅爾喬-德門科斯

加勒比海

伯利茲

安伯格里斯島

聖佩德羅

卡爾克礁島

科羅薩爾區

科羅薩爾

奧蘭治沃克區

奧蘭治沃克

松樹嶺

伯利茲區

邦巴

聖安娜

彎樹

布萊克克里克

拉迪維列

伯利茲城

卡約區

貝爾莫潘

班奎維城

斯坦克里克區

斯坦克里克谷

丹格里加

霍普金斯

塞納灣

托萊多區

曼戈克里克

普拉聖西亞

芒基河鎮

蓬塔內格拉

聖安東尼奧

蓬塔戈爾達

森迪伍德

巴蘭科

克里凱薩爾科

伯利茲河

馬雅山

[第200頁的整頁圖片]

[第206頁的圖片]

阿方斯娜·羅巴奧和埃米貝爾·艾倫跟三個特別先驅弟兄在一起

[第207頁的圖片]

赫爾曼·萊特伯恩和妻子德琳和他們的兒子斯蒂芬

[第210頁的圖片]

20世紀40年代,伯利茲城一小群見證人和他們的播音車(1)塔德尤斯·霍奇森,(2)喬治·朗斯沃思

[第213頁的圖片]

埃爾默·伊里希將傳道範圍擴展到偏遠地區

[第214頁的圖片]

查爾斯·海恩鼓勵弟兄們要經常舉行聚會

[第221頁的圖片]

伯利茲城的分部辦事處、海外傳道員之家和王國聚會所

[第223頁的圖片]

1968年,在奧蘭治沃克的王國聚會所舉行第一個西班牙語分區大會

[第229頁的圖片]

馬西亞爾和曼努埃拉·凱是特別先驅

[第230頁的圖片]

托萊多區,一個典型的馬雅人村落

[第240頁的圖片]

巴西利奧·阿和妻子瑪麗亞

[第246頁的圖片]

塞西莉亞·普拉特

[第249頁的圖片]

20世紀60年代,在蓬塔戈爾達舉行大會,與會者坐在帳幕裡

[第251頁的圖片]

亞歷杭德羅·拉卡約和妻子貝姬

[第252,253頁的圖片]

下面這個用鋼鐵架成的建築物現在是舉行大會的會堂(右)

翻新了的大會堂

[第254頁的圖片]

在伯利茲城,弟兄姊妹聚集在一個相連王國聚會所的建築工地